這位81歲蔡阿伯,拿起二十多公斤的撒網,在冬山河捕魚,已經三十多年,每次捕獲量可賣幾百元,但對他來說,這是一項運動,我拿起這個網發現,怪不得身子好,原來這是一項重力訓練,蔡伯伯還幫我拉筋骨,原來他有幫人按摩舒壓,這是免費服務啦!
冬山河以吳郭魚及烏魚為主,我在現場時,他抓到一條不一樣的魚,還發出聲音,他說小小一尾,可以賣一百多元,這是會說話的魚。
魚會說話,第一次聽到與看到,入神,沒錄下來。
我在這裡,又認識一位朋友。
對了!阿朗哥昨晚跟我說,他二十年前曾捕到一尾食人魚,還上了各大報,標題『食人魚咬人,冬山河潛藏危機』,他還說,被食人魚咬,相傳會血流不止,他趕緊送醫。
經專家鑑定,確認朗哥所捕乃是亞馬遜河種食人魚,怕冷,群居。
二十年前已遠,也終於看到林明朗當年上報的截圖,二十年後我見到會說話的魚,見證冬山河多元生態。
人生所遇,有如河面所見。
一如誘餌,瞬間消失,是魚吃餌?抑或人拉餌?
二如浮萍,水在,它在!
三如鐵樁,水不在,它仍在!
冬山河河畔有許多釣魚成痴的人,這位吳先生家住桃園,為了來冬山河釣魚,一人搬來這裏長住,一住就是十年,十年對年輕人而言,是黃金年代,分秒必爭,十年對吳先生而言,是退休的黃金十年,在這裡,他有魚為伴,為了釣魚早起,為了釣魚飼料,他要去田裡或水溝裡找特有的水草,冬山河裡的魚與釣魚人,有著共生的世界,來此才能感受。